中国青年网

教育

首页 >> 教育资讯 >> 教育新闻 >> 正文

博物院外七旬老顽童复原土玩具 义务教授只为传承

发稿时间:2016-10-03 12:25:05 来源: 华西都市报

  万富册向记者展示他制作的地响簧,地响簧通过转动可以发出很大的声响,据说这是手动警报器的原型

  一团不起眼的白善泥,加一点清水,经过万富册的一双巧手揉捏加工,几分钟后就变成可以吹奏的“泥鹅子”……

  每到周末,76岁的万富册总是准时出现在四川博物院门口,面对熙来攘往的市民,义务教人制作传统民间玩具。10多年间,经万富册努力,已经复原制作了40多种传统民俗手工玩具。

  他的“土玩”,大都稀有

  泥雀子、地响簧、泥鹅子,篾老虎……说起这些自己制作的玩具,可能很多年轻人都没有听说过。“我做的玩具都是我小时候玩过的。”今年76岁的万富册是仁寿人,从小就动手能力极强,喜欢摆弄木器制作玩具。2010年退休后开始系统研究各种传统玩具,而60多年来,经他制作的各种小玩具已经有上万个。

  9月24日,四川博物院门口,万富册挥舞着手中的“懒蝉子”,发出知了一般的叫声。一节竹筒,一截鱼线和松香,简单的构造却能发出悦耳的声音。“这个叫懒蝉子,5元钱一个,爷爷小时候就玩这个。”面对前来询问人群,无论对方是否购买,老人总是不厌其烦地讲解。

  “我做的这些玩具全是我小时候,爷爷给我做过的。”万富册说,自己爷爷是清末年间的老师,如今自己做的玩具全是当年爷爷手把手教自己做过的。当时因为家里姊妹多,为了哄小孩开心,爷爷就会做各种玩具来逗他们。用两根竹签撑起,捏一个糖猴子,就成了可以爬竹签的猴子爬杆糖,还有用木头削成的地响簧、还有每年正月十五每个小孩都会玩的兔儿灯……他可以回忆起儿时玩过的40多种玩具,并能亲手把这些玩具做出来。

  义务教学,只为传承

  万富册老人的箩筐里有各式精巧玲珑的玩具,可做玩具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儿。“这些老茧,都是我做玩具磨出来的。”万爷爷伸出双手,豆大的茧巴布满双手,然而这并不令他觉得辛苦。

  制作“泥雀子”需要的白善泥,就是一位学生从乡下带来的,“给我之前,还专门把泥土晒干,筛掉了中间的石子”,而制作其他玩具的竹子也是好心人送来的。老人如今主要在义务教学生,也有社区请他去讲课。他为此专门整理出了20多种玩具的详细制作过程,并配有自己手绘的示意图。有人劝万富册高价出售自己的产品和教程,他不以为然,“别看这小小玩具,这可都是我们中国人的智慧,这也需要传承。”

 

责任编辑:崔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