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教育

首页 >> 教育资讯 >> 教育新闻 >> 正文

研究生怀疑因实验致病状告学校 被迫维权还是干扰教学?

发稿时间:2016-09-23 08:30:00 来源: 中国教育报

  不出意料,黎春喜又一次和曾经的研究生导师陈冲发生了争执。

  争执发生在9月20日举行的河南大学学术委员会听证会上。近两年间,河南大学物理与电子学院原2014级研究生黎春喜一直在质疑导师陈冲“学术不端”,并于今年4月25日正式向校学术委员会提交了举报材料。听证会上,黎春喜已不知第几次展示自己的证据,而陈冲也不知第几次对这些证据给予否定。

  由河南大学学术委员会、物理与电子学院、研究生院及纪委的相关人员参加的听证会并没有当场给出结果。这两年间,黎春喜和陈冲的矛盾日渐扩大,如今他把河南大学也告上了法庭。9月22日,法院将审理黎春喜起诉河南大学并要求学校承担相应赔偿责任一案。

  而这一切,都源于两年前黎春喜突发的一场疾病。

  实验致病还是体质较差?

  2014年9月29日,黎春喜在从宁波到开封的火车上突感肺部不适,第二天被校医院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这距离他正式成为河南大学光伏材料与太阳能电池专业研究生还不到一个月。病情很快好转,黎春喜并没在意。

  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当年10至11月间,病情又多次出现反复,后被诊断为气道高反应性,有很大可能转为哮喘。多名医生均建议他远离实验室环境,鉴于当地的空气质量,还建议他长期戴口罩。

  黎春喜懵了。他出于“强烈的兴趣”选择了光伏专业,认为自己在实验中展现了“很强的个人能力”,一直以此为今后的人生目标。如果离开实验室,他的梦想将化为泡影。

  他认为,自己得病和实验室工作密切相关,导师和学校均需对此负责。

  2014年10月,黎春喜、陈冲等4人共同修理实验室镀膜仪,曾用乙醚冲洗零件。乙醚极易挥发,急性大量接触可能引发呼吸不规律。据黎春喜回忆,当时实验室窗户、门及风扇均开着,实验楼二层弥散着乙醚气味,4人戴口罩作为防护。修理过程中,黎春喜感到呼吸道和肺部不适,曾短暂离开实验室。此后一个多月,他又多次进入实验室,并把防护工具换成防毒面具,但仍出现不适。

  据此,黎春喜向学校提出了实验室事故处理申请,希望厘清各方责任,并承担自己的医疗费用及赔偿。

  寻求公平还是“借此找钱”?

  陈冲并不认同黎春喜的要求。

  陈冲认为,黎春喜在吸入乙醚气体前多天已有呼吸道症状,并自行看病一段时间,这是他呼吸道不正常的主要原因。而在黎春喜生病的情况下,自己并没有强制他修理实验设备和进入实验室。

  在黎春喜提供的一段录音中,陈冲质疑当时在场的4人,为何只有黎春喜发生反应,并比喻:“好比一个癌症病人,逛商场时突然死去,按你的逻辑,难道逛商场是他死亡的原因吗?”

  除陈冲外,物理与电子学院领导也无法认同黎春喜对病情的看法。

  “我们认为,医院的诊断不足以说明黎春喜的疾病和实验室工作有直接关系。”一位学院负责人告诉中国教育报记者,“我们还想他是不是因为个人经济困难,想借此找些钱。”

  在黎春喜提供的通话录音中,陈冲曾询问他的家庭经济情况,认为他“可以以经济困难为由向学院申请经济帮助”。

  见事情迟迟得不到解决,黎春喜开始举报陈冲“学术不端”,涉及专利申请和数据造假等问题,并认为陈冲剽窃了自己的成果。“本来没想走到这一步,我只想要个公平。”黎春喜对记者表示。

  师生至此彻底反目。

  陈冲表示,黎春喜对自己学术不端的举报毫无根据。他发表声明称,黎春喜对导师和实验室的负面言论给正常工作带来恶劣影响,多次要求赔偿医药费对自己工作造成干扰,对自己学术不端的举报毫无根据,并表示因黎春喜“不进实验室完成相关研究,不可能完成其研究生硕士论文”,自己将不再担任其导师。

  被迫维权还是干扰教学?

  物理与电子学院从一开始就介入了这一纠纷。然而两年过去,事情不但没有解决,双方还都积攒了满腹委屈。

  黎春喜认为,为使自己放弃赔偿,学院采用一系列手段进行逼迫。而学院则感到“十分冤枉”,因为“给他做什么,他都不满意”。

  在为黎春喜寻找后任导师一事上,双方的描述分歧明显。

  黎春喜声称,学院未帮其联系新任导师,导致他无法继续学业甚至面临退学,而他自己原本谈妥的导师,也在学院压力下放弃带他。

  学院则表示,曾特意为黎春喜联系了一位河南省特聘教授,但黎春喜向导师表明自己短时期内无法将精力集中在学业后,该导师不愿再带他。“现在导师和研究生都是双向选择,导师不愿带人,我们也只能多做工作,不能强迫他带谁。”在学院看来,黎春喜没有导师接手、可能无法毕业的状态,责任完全在他个人。

  对黎春喜在网上发布材料一事,双方也有很大分歧。学院多次对黎春喜强调,学术不端、受伤赔偿两件事,必须通过正常的学术委员会渠道和法律渠道解决,不要随意发到网上,干扰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而黎春喜认为,这是“处于弱势”的自己维权“不得不采取的方法”。

  两年前,当黎春喜通过物理与电子学院面试并获知录取后,曾向陈冲提出提前进入实验室工作。陈冲不仅答应了这一请求,还把自己办公室的钥匙给了黎春喜,让他晚上睡办公室,因为那里有空调。一个暑假没回家的黎春喜,在实验上取得突破,第一时间向导师报喜。那时,师生都不会想到,围绕这间实验室,他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黎春喜知道自己的科研梦已经破灭。身体条件不允许,师生形同陌路,一些学生对他的做法也不认同。记者采访当天,黎春喜再次来到实验楼,自己日夜奋斗过的实验室半开着门,他犹豫很久,没有进去。一名在里面做实验的学生发现黎春喜,起身用力甩上了门……

  本报开封9月21日电(记者 高毅哲 见习记者 刘亦凡)

责任编辑:崔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