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教育

首页 >> 教育资讯 >> 教育新闻 >> 正文

6岁幼童学超人飞天坠楼 2个月内已发生4起儿童坠楼

发稿时间:2016-09-20 12:48:24 来源: 澎湃新闻

6岁幼童学超人飞天坠楼 2个月内已发生4起儿童坠楼

    【6岁幼童学超人飞天坠楼 2个月内已发生4起儿童坠楼】 昨日(19日)18:30分左右,万科蓝山小区一栋楼上坠下一名约五六岁的幼童,有业主表示,幼童是模仿超人飞天从天台坠落的 。据悉,幼童已送院,伤势未明。两月内已发生4起儿童坠楼。

  案例

  两月内已发生4起儿童坠楼

  8月11日晚,一名6岁女孩从金牛小区南区4号楼的12楼楼顶坠落不幸身亡。

  8月21日傍晚,7岁女孩小雅在离家不远的大柳行头村一栋三层楼楼顶玩耍时,突然摔到2楼楼梯上,致使右腿骨折。

  9月2日早晨,保利芙蓉小区一名3岁男童从七楼阳台上坠落,落在了楼下绿化带中的水泥地上。

  9月7日下午,海蔚广场一名四岁半女孩从七楼坠落,在医院抢救一个小时之后不治身亡。事发时只有保姆和女孩在家。

  孩子坠楼后还能动

  事发楼宇是万科蓝山临街的A1栋。20:00许,现场已经恢复了平静,只有两名物管人员在楼下查看,对于事发经过,他们都不愿意多谈。

  20:40,一辆警车驶至A1栋楼下,两名警察前来向保安和物管了解情况。记者向一名业主了解到,坠楼的是一名年约五六岁的男童,因为模仿超人飞天,而不幸从18楼天台坠下。

  “我是在业主群里听说的。小孩很活泼,跟一个外国小朋友很要好。听说是有业主上天台收衣服,小朋友就跟着溜上去了。”一名业主表示。据了解,万科蓝山的物业管理比较严格,天台的门一般都是锁住的,如果业主需要上天台晾晒衣服,都必须找物管才能开门。发生坠楼事件,他们也感到很意外。现场目击者冯先生称,小孩从天台坠落后,掉在了三楼的雨棚上,是消防员赶到把他救下来的,随后救护车就把孩子接走了。但一名在路边卖水果的小贩则称,孩子是从八楼阳台跌落至三楼雨棚。至于孩子伤势如何,众业主都表示不清楚,只说坠楼后,孩子还能动。

  常有幼儿“想飞”受伤

  虽然幼童坠楼原因有待了解,但业主所说的模仿超人引起坠楼却是值得重视的因素。记者了解到,不少孩子都有超人情结,南京市曾经有一个3岁小男孩,经常模仿超人奥特曼从家中电脑桌上跳下,有次跳下时不小心撞到了椅子,造成脾脏破裂,被紧急送到当地医院。

  专家表示,低龄儿童以为自己会飞而在家中跳上跳下的情况并不罕见,存在跌伤的隐患。据统计,全球平均每天有超过128名儿童因跌落摔伤而致死。在中国,全年的儿童意外伤害事件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跌落伤。常见的是低龄儿在家中从床上、沙发上跌下,或者大点的孩子顽皮爬到高处跌下,另外因家人看护不周爬到阳台或窗户上跌下的惨剧也偶有发生。

  安全指引

  坠落与跌倒小孩常见伤

  来自广东省死因监测数据同样显示,坠落与跌倒,已成为威胁广东儿童生命的主要伤害类型。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专家指出,13岁以下的学龄儿童,对自己的行为有一定控制能力,但尚不完善;有限的经验也限制了他们对危险的预见和应对能力。

  窗户与栏杆设计有规范

  窗户设计应有一定的高度,临空窗台的高度不应低于0.9m,并应安装窗户护栏。阳台、平台、楼梯、外廊等临空部位必须设防护栏杆,防护栏杆必须牢固、安全,高度不应低于1.1m。防护栏杆最薄弱处承受的最小水平推力应不小于1.5kN/m(沿梁跨度方向每米1.5千牛重力);护栏间的宽度不宜太大,以避免孩子攀爬和钻出。窗户和阳台边不放置可供孩子攀爬的桌子、凳子等家具。

  多告诉孩子你不是小鸟

  全球儿童安全组织中国区首席代表兼执行总监崔民彦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对于喜欢爬高爬低、幻想自己像超级偶像那样飞的低龄儿童,家长不应该整天训斥,因为小孩不一定听得进去,反而有反效果。建议可以多告诉小孩“你不是小鸟,没有翅膀,是不会飞的”之类的话。

  专家建议

  低龄儿童须更周到看管

  记者查看近3年报道,发现有11篇报道是关于小孩坠楼的。

  最新版《住宅设计规范》在保护儿童方面提出许多要求,对室内防护栏的规定包括“阳台栏杆设计应采用防止儿童攀登的构造,栏杆的垂直杆件间净距不应大于0.11米”、“住宅阳台栏板或栏杆净高,6层及6层以下的不应低于1.05米;7层及7层以上的不应低于1.01米”等。

  不过,中南医院张捷教授认为,最核心的安全保证还是得由家长承担。据他介绍,他接诊过不少高空坠楼的儿童,每次询问小孩的父母或看护人孩子坠楼前他们的状态,家长们多数都说“当时不在孩子身边”或“一时没注意”。

  张捷教授说,在高楼窗户上安装防护网只是一种防护措施,最关键的还是父母或看护人的责任心。从许多案例可以看出,小孩出事均是看护人一时疏忽发生的,或者是存在侥幸心理,但往往就只是这一瞬间,一切都成了遗憾。

  张捷教授建议,父母或看护人不要存在侥幸心理,一般让孩子不要脱离自己的视线。目前来说,加强看护才是杜绝危险的最好方法。

责任编辑:崔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