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汇】
作者:陈先哲(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长期以来,学校德育常常采取一种“以变应变”的思维以应对现实社会的发展变化。尤其是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上这种思维都表现得更加突出:互联网对学校德育的挑战与对策、社交媒体对学校德育的挑战与对策、移动互联网对学校德育的挑战与对策……这种思维的局限在于要么就是将互联网当作洪水猛兽,要么就是企图将互联网作为工具取悦青少年,因此总是随着互联网发展的进阶而“变”。这种“以变应变”的方式,虽然在短期内取得了一些不错的效果,但始终处于一种被动状态,只能随着形势的变化不断适应,却很难达到引领之效果。而对青少年的思想进行正确引领,却又正是学校德育的核心功能。“以变应变”思维下的学校德育只有适应之效却难有引领之功,究其原因,乃是在于缺乏文化自信且没有建立学校德育的文化根系。
8月17日,重庆市永川区吉安镇组织辖区今年考上大学的20余名大学新生走进吉安镇敬老院,为老人们送去了祝福和温暖。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8月3日,来自同济大学、华东政法大学等高校的学生来到上海市南京路和人民公园与环卫工人一同清理街道,体验环卫工人的工作。新华社记者陈飞摄
文化自信的独特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提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而且在讲话中重点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这三个“更”是对文化自信的新阐释,也揭示了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之间的关系。而文化自信,也正是建立学校德育之根系的深厚基础。
而我们的文化自信从何而来?几乎每个人都会想到上下五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但自鸦片战争以来,文化自卑心理一直伴随着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进程;自五四运动以降,带来思想解放的同时却也付出了否定传统文化矫枉过正的代价。一些人不但在社会生活中,轻视甚至轻率地否定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将之视为落后守旧的代名词,而且在学校德育中,也基本不将中华传统文化作为核心的课程内容,一段时期还出现一些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下课”现象。尽管近些年开始得到一定程度的重视,但也只是试探性地将之“融入”德育课程之中,所有这些都是一种缺乏文化自信的表现。
因此,文化自信之建立,迫切需要重新认识中华传统文化之价值。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传统文化,多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是人类文明的生存智慧。在今年5月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着重指出,“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想思辨。这是我国的独特优势”。我们的传统文化所具有的这种“独特优势”正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来源,也是中国“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有力支撑。
从“以变应变”到“以不变应万变”
重塑学校德育,便是要打破以往那种“以变应变”的惯性思维,在坚定文化自信的基础上建立“以不变应万变”的新思维。不能仅止于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德育,而是应该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系,建立一个大中小学衔接的整体性德育体系。“以变应变”的方式是一种适应思维,而“以不变应万变”则是一种引领思维,根植于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自信。互联网时代带来的互联网文化是“潮文化”,更加符合青少年的心理需要,但是如果缺乏一种根系文化之引领,青少年们的虚无主义倾向会更加强烈,会成为“失魂的一代”,并可能走向“娱乐至死”的深渊。传统文化教育并不是为了对抗这种“潮文化”,而是让他们对生命和族群有更好的认识,建立对生命的信仰和对生活方式的反思。如今国内已经有一些积极的尝试,比如教育部与光明日报发起的“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通过阅读传统经典等系列活动,使青少年们在一种文化寻根的体验中增强文化认同和家国情怀,逐渐摆脱盲目的潮流崇拜和彻底娱乐化的生活方式,并有望为人类的更好发展提供更丰富的创造性和可能性。值得指出的是,这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思维乃指一种文化扎根和文化自信的意蕴,而并不意味着故步自封、一成不变,更不意味着不要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与时俱进的丰富与发展,只有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赋予时代的内涵,才能使之更加优秀,从而在学校德育中更好地发挥引领功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德育功能的契合性也将为学校德育之重塑提供现实可能。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大中小学德育课程提供了较好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很多都与大中小学学生的现代德育培养目标重合,也能更好地促进青少年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而另一方面,学校德育课程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载体。文化具有很强的教化功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很大程度上也是通过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学校教育来实现传承和发展的。在这个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外在形态也可能会随着新时代而有所变化,但是其内在的思维方式、价值体系和道德规范会不断延续下来。因此,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系、大中小学衔接的学校德育体系的建立,乃是功在当今、利在千秋万代的大工程。不仅学校德育可望走出困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将会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发展,并在当今社会体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活力,从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
《光明日报》( 2016年08月30日 1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