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徐庆平教授接受中国青年网记者专访。中国青年网实习记者贺鹏浩 摄
审美教育不可急于求成,要从小培养
结合多年的教育经验,徐庆平教授发现,自己门下那些出类拔萃的学生,都曾或多或少接受过艺术培训。“但是它不应该成为一种手段,过于现实且急于求成,只会适得其反。”他反复强调。
“我们在很多事情上都采取现实主义态度,但在教育方面,一定不能把审美教育看成一种手段。”在徐庆平教授看来,如果把审美教育和实用性联系在一起,希望孩子通过艺术可以加学分,或者赚更多钱,是根本行不通的。“以这样目的为出发点,孩子十有八九是成功不了的。”
徐庆平认为,家庭对孩子的审美教育有重要作用。回忆自己在法国留学的经历,徐庆平教授说:“如果在法国生活过较长的一段时间,就会养成一个习惯,周末去博物馆。在法国,很多家长在周末都会带着孩子去博物馆。”他认为,审美习惯是从小养成的,是自然而然的。
此外,徐庆平教授还表达了对支教志愿者的敬佩之情,“我非常钦佩那些前往西部偏远山区支教的志愿者,他们把自己的青春贡献在那里,给孩子们送去舞蹈和音乐,让留守儿童知道舞蹈是什么、唱歌又是什么,国家应该给予他们重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