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娱乐|时尚|财经|军事|体育|创业就业|高校|旅游|发现|视频|游戏|汽车|青春励志
考研规划四部曲:用就业因素衡量考研选择
发稿时间:2014-04-25 09:42:00来源:跨考教育作者:未知中国青年网

res01_attpic_brief

根据国家教育部相关统计数据,近年来全国高校毕业生持续走高,其中毕业研究生更是居高不下,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多对社会提供就业岗位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本积重难返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如今变得更加严峻。于是,很多人发现考研成为暂缓就业的一条有效出路。那么,如何根据就业因素,全面衡量考研选择是否恰当呢?《求学•考研》记者蔡立丰表示,依次从考研选择的四个步骤说起。

考研选择第一步:选择地域

如果把考研和钓鱼相比较,考研时对报考学校所在地域的选择就如同钓鱼时必须先决定在哪一片水域垂钓,水域中养分的肥沃程度是决定我们最终钓鱼多少和大小的首要因素。这里比喻的养分不但是指报考学校所在地域的悠久文化、历史沿承等人文因素,更是指其经济状况和就业前景等发展因素。

我们知道,除了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名校(如北大、清华)外,各高校对其所在城市、省区乃至区域范围内的经济与人文发展贡献最大、影响最深。例如中山大学在华南地区的名气和影响力就远远要大于其在北方地区的名气和影响力。基于对今后个人发展机遇的考虑,考研者在确定报考地域时自然会把当地的经济状况以及可能提供的就业机会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许多同学表示,由于涉及今后的工作机会以及工作方向,北京、江浙、广东等地的大学向来是考生们的重点考虑对象,而西部地区很多学校由于知名度过低,且经济不发达,难以对考生形成吸引力。

责任编辑:侯立娟
返回首页>>
上一页 1 234下一页
猜你喜欢
热图

排行

热搜

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人才招聘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Youth.cn. 请发送qnb至10658000 订阅手机青年报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1020872号-17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246
x